查看原文
其他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十一章-结构视角

五点人 五点人快去读书 2024-07-01

前言



《社会工作理论》第一版和第二版结合整理,具体的内容以框架为主,然后分节进行分析整理,穿插名词解释、简答。具体理论部分会结合其他参考书和补充资料


欢迎愿意点进来看完的各位朋友提出意见建议!(直接私戳我或者公众号后台!


已更新章节: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概念、历史与意义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论范式:四个传统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上):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四章-心理动力理论(下):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五章-认知/行为理论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六章-系统视角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七章-生态视角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八章-社会发展视角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九章-存在主义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十章-灵性视角

其他章节会慢慢更完的!



整体框架

结构视角可以看作宏观社会工作(也不完全等同


文献日常|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中,曾提到社会发展视角大致可以分为社会发展理论阶段和发展性社会工作阶段,因此可以把发展性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发展视角中的一个理论组成


童敏老师的《社会工作理论》书中将发展性社会工作和宏观社会工作共同划分到社会发展视角中,可以看出这两种理论都是从偏宏观、结构的社会层面介入的,只是发展性社会工作并没有挑战现有的社会秩序,而宏观社会工作是更为激进的



在宏观社会工作的发展初期,这种服务常常被称为间接社会工作


但实际上,宏观社会工作是在社区、组织、社会和国际层面上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改变的直接社会工作服务策略


它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工作实践领域,而且是一种社会工作的理论流派,因为它有自己的关注焦点、服务目标和理论逻辑,并基于对以往理论的批判反思,建构了自己的理论框架


因此,可以说社会工作通过回应实践中的社会与政治议题,促进了社会理论的发展

此处的文献指路:文献研修回顾 | 社会工作的理论追求及发展趋势



前言

前言定性,概括了结构视角的理论特点、流派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

第一节主要从两个维度来介绍结构视角的理论发展历程


第一个是时间历程


19世纪后半叶,英国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不平等加剧,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各种民间组织自愿组织起来,主张以人道主义来回应、改变社会不平等状况,这一运动被称为睦邻组织运动。该运动将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引入社会工作中


20世纪70年代,通过黑人增权、妇女解放、学生运动等等,结构视角有了一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盛行。新保守主义是在对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国内的自由主义进行反思的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将“民主”和“秩序”奉为现代民主社会的最高价值。但是,新保守主义不满足于用国际援助、道义宣讲等和缓的方式在国际上推行民主、自由的价值观,而是选择了更为激进的、以武力强行推动、甚至不惜走单边主义路线、单独行事的强硬手段。


20世纪90年代,通过学界反思社会工作的微观化和技术化,结构视角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部分是理论建构,作为激进传统的理论,结构视角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关注宏观结构因素,追求公平正义与人权等



第二节

第二节主要是介绍本章节理论的主要概念


首先将结构视角与环境视角进行了对比。


这里的环境视角是指如发展型社会工作的重视宏观层面、但又是一种非激进的理论


下面提到的几个概念和第三节实践框架基本一致


这里主要提一下街头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能够将观念应用于行动,理论联系实际并寻求改变世界

街头:要广泛联络处于弱势的人、群体和社区,让边缘人群的声音受到聆听和重视

 

这个概念让我想到


外展服务

利用各种方法技巧,深入到目标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主动与目标人群接触并发现其问题与需要,以为生活陷入困境、无力改变自身状态的人员提供及时的帮助。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两种。



重置社会工作顺应着福利制度的改革,也体现了社会工作社会化、更加关注宏观层面的趋势,这里有一个概念:


社区为本

是以社区为服务对象,采用微观和宏观双重视角,系统分析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资产,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动员和组织社区民众共同行动,推动社会改革。社区作为村(居)民日常生活场域,一方面被社会结构性力量形塑,另一方面社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又能推动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


社区为本相关文献指路文献日常 | 社会工作干预与中国乡村生态、生计与生活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研究——以绿耕项目为例



第三节

第三节基本都是从实践原则、评估、专业关系和干预技巧展开


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结构视角的社会工作实践原则逐渐发展地比较具体、可操作化


同时不仅关注问题的消除,也注重问题的预防,尤其是与社会结构有关的因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改变与社会改善是同步进行的


结构视角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服务策划者。因为该视角关注的是服务系统层面规划服务的安排、监督和评估,是一种在社会发展层面对服务所作的规划,目的是创造一种更为公平公正的社会



第四节

贡献与局限归根到底也是从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来说的,所以...我一直都没有刻意记忆,主要把理论内容和特点把握之后,就能编了(bushi


此外,每个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也是和社工理论的整体发展脉络相对应的,因此把握好整体的理论发展阶段和四个范式,也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个理论哪里好、哪里不足了


贡献大部分都是前几节提过的优点和进步,局限可以从后几章其他理论的进步发展来思考(毕竟有不足才有发展不是hh)



其他

本章需要注意的概念:


宏观社会工作、睦邻组织运动、外展服务(街头知识分子)、社区为本、增权、正常化(去标签化)、集体化



非常感谢你愿意看到这里

编辑 | 五点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